航运景气度偏低,全球造船业依然没有走出低潮期。然而,在这个全球造船业的特殊“艰难”期,我国造船业却悄然显露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竞争优势。
延续第一季度的趋势,中国船企4月份接获了全球市场上近三分之二的新船订单,接单量依然遥遥领先韩国,新船订单量连续两月领先韩国位居全球第一。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大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征出席大会。
据工信部装备司信息,2018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以载重吨计国际市场份额均超过40%,继续保持世界领先;以修正总吨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6.3%、35.4%和35.8%,其中新接订单居第二位,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位居第一。
12月19日,湖南湘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舟山船舶修造基地正式挂牌,标志着湘船重工在进一步巩固扩大舟山高速船市场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船舶工业当前是总量过剩与结构性过剩并存,但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与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不同,造船业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地谈产能过剩问题,应该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以创新调结构为主线,突出提高有效供给,减少过剩低端供给,以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调整,推动造船业向中高端发展。